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科研引领
分享

教研引领着我们……

2015-05-29 浏览:572
字号:
 教师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是对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和问题探索。这种研究的目的,不是为自己增加另外负担,而是力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以更有效的方式展示。当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了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时,就可能熟练地解决种种教育教学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什么是研究?研究怎样进行?研究怎样才能有助于我们的教育实践?这一系列的问题限于篇幅,不能一一阐述,但它的描述、预测、改进、解释这四种功能,是教育研究界一直公认的。
    描述性研究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有关学校教育的知识,可以给政策制定者们提供赖以决策的依据。
    预测,它方便了教育者了解可以依据哪些因素来预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和进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实绩;可以确认哪些学生可能滞后于教育过程的进展,并根据这一预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改进,就是指为了达到预设的目标,根据预测的结论,采用什么样的更可能适宜的教学方法,超越我们的现在。
    解释,它不但使教育者理解某一教育现象,搞清它的逻辑关系,并意旨对这教育现象本质的反思性的结果,这就形成了某一教育现象方面的所谓的理论。
    我们不能寄期望于我们一研究、一反思,就出成效,学生的分数、质量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也不能寄期望于我们一搞研究,马上就能把它用于教育实践,解决自己悬搁已久的心结;我们更不能寄期望于我们一有研究,我们就是思想者,我们就是改革家,我们就是领跑教育的排头兵。
    搞研究,做学问,心态要平衡。
    海德格尔说过:“我们的存在,就是存在之存在”。研究,它能给我们的思想一所真实的栖身之寓,能给我们的教学行为一块踏上去硬邦邦的容足之地,能让我们的心不虚幻,能让我们的心更塌实。
    研究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爱好志趣,更是一种人生体验、人生情致、人生境界!
   日常生活太平凡了,但伟大寓于平凡。
   常规的教学活动太平凡了,而教育界重大的改革恰恰就在常规教学中着手进行。
   教师是渡船人,送走一批批学生又迎来一批批学生,但“学生”正是体现教师生命价值的精神寄寓。
   我们教学生观察,我们自己不会观察;我们教学生思考,我们自己不会思考;我们教学生勤动手、勤动脑,我们自己不勤动手、不勤动脑。何教之也!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教育者,只有在不断的研究中,才能不断地创新,才能成为有思想的创造者;教师在研究中还要有合作精神,只有合作,才能共同进步,共同优化,共同发展,共同享受教育的快乐;教师更要与实际生活接触,从自己教育教学情境中,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去研究,才能提升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验和教育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教育者,才算是名符其实的教师。
    德阳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新体制学校,它需要不断发展,有创新才能有发展。一所学校的发展必须具有丰富的内涵:它需要有文明传承的知识积淀,需要有以能力为载体的教师支撑,需要有在发展过程中明确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目标指向。
    新体制学校要有新的气象,外国语学校要有外国语学校特色。我们的教师只有认真思考、潜心研究,才能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才能更富创造性地探索新路子,实现学校的培育目标,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研究,它既是我们教师工作本体的需要,也是我们为学校的发展服务的需要;它既提高了我们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学校的品位。
    最后,我希望德外教师在德外这宽广的平台上,展开思维的翅膀,不断产生火花,不断腾飞,大兴“研究之风、学术之风”,实现知识分子自我价值的完美写实。我相信美好的明天,将伴着老师们的研究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完善! 
Copyright©2023德阳外国语学校|备案号:蜀ICP备14026892号-2|技术支持:天健世纪